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共外交專題
Seminar on Ir Theories and China's Foreign Policy 
開課學期
104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政治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張登及 
課號
PS7581 
課程識別碼
322 M501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6,7(13:20~15:10) 
上課地點
社科研602 
備註
國際關係。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6人
外系人數限制: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41PS7581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國際關係理論」是西方建立「國際政治」學科後,對研究主題—國際政治理論化的成果。其中同時包含邏輯推論的普遍性與西方特殊歷史經驗的兩大特質。冷戰結束,中國崛起成為國際政治一項最新、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主題。它不僅關係後冷戰時期遠景的戰爭與和平,牽動兩岸和戰,也對既有的國際關係理論發展提出許多挑戰:新強權能「和平」崛起?「民主和平」有效還是「獨裁和平」更勝一籌?朝貢體系與將復活成為東亞新秩序的主軸嗎?以「北京共識」發展模式為基礎的「和諧世界」國際秩序主張,會逐漸取代以「華盛頓共識」為基礎的西伐利亞體系的主權秩序?「核武」仍能嚇阻戰爭?東亞「新區域主義」會在中國與東協扮演核心角色下成為與歐盟大異其趣的「東亞共同體」?以上這些問題都重大而迫切。本課程將提供機會初步探索這些問題的可能解答。最後,本課程也關注中國大陸崛起快速的國關學界及其成果—「中國學派」的醞釀與辯論。這一趨勢未來也必將對國際政治學的研究提出貢獻/造成衝擊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設計旨在結合國際關係理論與案例應用,使已有政治學、國際政治基礎背景的碩士班學生,對近十年來國際關係理論和「中國崛起」現象的對應關係有基礎的瞭解。由於對岸外交政策對我方有現實而直接的影響,本課程也希望使學習者能透過嫻熟理論命題,反思我國對外戰略的視野。 
課程要求
課程要求和評量
一、課堂出席、參與討論與輪值報告:50%。輪值編組於第一次上課時由師生共同決定。
二、期末報告:50%。每位修課者需繳交6,000字(不含參考書目)期末報告一篇。報告需依照學術格式製作。博士班同學需繳交報告篇幅為8,000字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四 16:00~17:30 
指定閱讀
以課程所發100年度紙本大綱為準。 
參考書目
Christensen, Thomas J. (2006) “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?”
International Security, Vol. 31, No. 1 (Summer 2006), pp. 81-126.
Fravel, M. Taylor (2008). “Power Shifts and Escalation: Explaining China's
Use of Force in Territorial Disputes”, International Security,Winter
2007/2008, Vol. 32, No. 3, pp.44–83.
Fairbank, John K.(費正清), Ed. (1968). The Chinese World Order: Traditional
China's Foreign Relations. Cambridge, MA., Havard University Press.
Ikenberry, G. John (2008). “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: Can
the Liberal System Survive?” Foreign Affairs, Vol. 87-1, pp. 23-37.
Goldstein, Avery (1997). "Great Expectations: Interpreting China's Arrival."
International Security, Vol. 22-3, pp. 36-73.
Hunt, Michael H. (1996). The Genesis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eign Policy. New
York, Columbia University.
Jacques, Martin (2009).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. 張莉、劉曲譯(2010),當中國
統治世界。北京:中信出版社。
Johnston, Alastair Iain (江憶恩)(1998). International Structures and Chinese
Foreign Policy. China and the World: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
Millennium. Samuel S. Kim. Boulder, Westview Press: 55-87.
------ (1999). "A Few Reflections on China'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
Organizations", in Chinese, tran. by Wang Ninnin, 世界經濟與政治,第七卷,頁4-
10。
------ (2003). "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?" International Security, Vol. 27-
4, pp. 5-56.
------- and Robert Ross ed., (2006).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’s
Foreign Policy. Stanford,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.
Kim, Samuel S.(金純基), Ed. (1998). China and the World: Chinese Foreign
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. Boulder, Westview Press.
Kristof, Nicholas (1993). "The Rise of China." Foreign Affairs, Vol. 72-6, pp.
59-74.
Kurlantzick, Joshua (2006). China's Charm: Implications of China's Soft Power.
Carnegie Endowment Policy Brief No. 47, Carnegie Institute.
------ (2007). Charm Offensive: How China’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
World. New Haven: Yale University.
Lampton, David M. (2001). Same Bed, Different Dreams: Managing U.S. - China
Relations, 1989-2000. Berkeley,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
------ (2001),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
of Reform, 1978-2000.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.
------ (2003). "The Stealth Normalization of US-China Relations." National
Interests 73: 37-49.
------ (2007). “The Faces of Chinese Power”, Foreign Affairs, Vol. 86-1, pp.
115-127.
------ (2008). 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: Might, Money, and Minds
Berkeley 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
Mancall, Mark (1984). China at the Center: 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. New
York, The Free Press.
Mann, James (1998). About Face: A History of America's Curious Relationship
with China, from Nixon to Clinton. New York, Vintage Books.
Miller, Ken. (2010). “Coping With China's Financial Power: Beijing's
Financial Foreign Policy”, Foreign Affairs, Vol. 89-4(July/August 2010), pp.
96-109.
Nathan, Andrew J. (黎安友) and Robert S. Ross (陸伯彬)(1997). The Great Wall
and the Empty Fortress: China's Search for Security(長城與空城計). New York,
W.W. Norton and Company.
Nixon, Richard M. (1967). "Asia after Vietnam." Foreign Affairs. Vol. 46-1,
pp. 111-125.
Nye, Joseph (2006). Assessing China's Power. The Boston Globe. Boston. April
19, 2006. [http://www.boston.com/news/globe/editorial_opinion/
oped/articles/2006/04/19/assessing_chinas_power?mode=PF].
Peerrnboom, Randall (2007). China Modernizes : Threat to the West or Model for
the Rest? New York 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07.
Pye, Lucian W. (1990). "China: Erratic State, Frustrated Society." Foreign
Affairs, Vol, 69-4, pp. 56-74.
Ross, Robert S. (2000). "The 1995-96 Taiwan Strait Confrontation."
International Security, Vol. 25-2, pp. 87-123.
Schwarz, Benjamin (2005). Managing China's Rise, The Atlantic. August 23,
2005. [http://www.theatlantic.com/doc/prem/20050506/scuwarz], assessed May 1,
2005.
Segal, G. (1999). "Does China Matter?" Foreign Affairs 78-5: 24-36.
Shih, Chih-yu (1993). China's Just World: The Morality of Chinese Foreign
Policy. Boulder, Lynne Rienner.
------ (2000). Reform, Identity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. Taipei, Vanguard
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.
Shirk, Susan (2007). Fragile Supper: How China’s Internal Politics Could
Derail Its Peaceful Rise. 中譯本「脆弱的強權:在中國崛起的背後」,溫恰溢譯,台
北,遠流。
Shen, Simon(2007). Redefining 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 : Sino-American
rel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Public Opinion in the 21st Century.
London: Palgrave Macmillan.
Swaine, Michael D. and A. J. Tellis (2000). Interpreting China's Grand
Strategy: Past, Present and Future. Los Angels, Rand Company.
Waltz, Kenneth N. (1993). "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."
International Security 18-2: 44-79.
Wang, Jisi (王輯思)(2005). "China's Search for Stability with America."
Foreign Affairs 84-5: 39-48.
Zhen, Bijian (鄭必堅)(2005). "China's "Peaceful Rise" to Great-Power Status."
Foreign Affairs 84-5: 18-25.
王正毅(2006)。世界體系與國家興衰。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王逸舟(編)(2003)。磨合中的建構: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的多視角透視。北京:中國發展
出版社。
--------(編)(2006)。中國國際關係研究(1999-2005)。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--------(編)(2008)。中國對外關係轉型三十年。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。
--------(編)(2009)。中國外交六十年。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。
王逸舟(2008)。「中國外交十特色」。世界經濟與政治,2008年5期,頁6-18。
王緝思、牛軍(編)(2006)。中國學者看世界。香港:和平圖書。
王義桅(2008)。超越國際關係:國際關係理論的文化解讀。北京:世界知識出版。
毛澤東(1994)。毛澤東外交文選。北京,中央文獻出版社。(網上已有全文上載)
牛軍(2009)。後冷戰時代的中國外交。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曲星(2000)。中國外交五十年。南京,江蘇人民出版社。
石之瑜(1995)。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。台北:五南。
米爾斯海默 (John J. Mearsheimer)著,王義桅、唐小松譯 (2003)。大國政治的悲劇,上
海人民出版社。
江憶恩(I. Johnston)(2006)。「中國外交政策研究:理論趨勢及方法辯析」。世界經濟與
政治,2006年8月,頁64-73。
朱鋒、Robert Ross (編)(2008)。中國崛起:理論與政策的視角。上海,上海人民出版
社。
周恩來(2000)。周恩來外交文選。北京,中央文獻出版社。
吳建民(2007)。外交案例。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。
門洪華(2007)。中國軟實力方略。杭州,浙江人民出版社。
唐世平(2003)。塑造中國的理想安全環境。北京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。
唐家璇(2009)。勁風煦雨。北京:世界知識出版社。
馬繼森(2003)。外交部文革記實。香港,中文大學。
秦亞青(1999)。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。上海,上海人民出版社。
------(編) (2006)。文化與國際社會: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。北京:世界知識。
-------(2006)。「國際關係理論中國學派生成的可能與必然」。世界經濟與政治,2006年
3期,頁7-13。
--------(2008)。「關於構建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的若干思考」。外交評論,總111期,頁9-
16。
-------- (2009)。「關係本位與過程建構:將中國理念植入國際關係理論」。中國社會科
學,2009年第3期,頁69-86。
--------(2008)。「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進步與問題」。世界經濟與政治,2008年11
期,頁13-23。
時殷弘(2000)。「關於台灣的幾項必須正視的大戰略問題」。戰略與管理,總39期,頁27-
32。
------(2008)。「三十年來中國國際政治研究的若干問題」。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,2008
年4期,頁72-75。
------ (2006)。「中國的變遷與中國外交戰略分析」。國際政治研究,2006年1期,頁31-
44。
陳岳(2010)。國際政治學概論。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。
許志嘉(1997)。「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」,問題與研究,36卷3期,頁45-61。
楊奎松(2000)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。南昌:江西人民出版社。
黃平、崔之元(2005)。中國與全球化:華盛頓共識還是北京共識。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
版社。
閻學通(2005)。國際政治與中國。北京,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趙汀陽(2005)。天下體系:世界制度哲學導論。南京:江蘇教育出版社。
錢其琛(2003)。外交十記。北京,世界知識出版社。
謝益顯(2009)。中國當代外交史。北京,中國青年出版社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出席和參與討論、輪值報告 
50% 
 
2. 
期末報告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6  第一週: 課程簡介與編組 
第2週
9/23  第二週:教師專題演講 
第3週
9/30  第三週:教師專題演講 
第4週
  第四週:分組報告—當代中國外交背景(I) 
第5週
  第五週:分組報告—當代中國外交背景(II) 
第6週
  第六週:分組報告—當代中國外交背景(III)
 
第7週
  第七週:分組報告—當代中國外交背景(IV) 
第8週
  第八週:分組報告—理論視角(I)現實主義[上] 
第9週
  第九週:分組報告—理論視角(I)現實主義[中] 
第10週
  第十週:分組報告—理論視角(I)現實主義[下] 
第11週
  第十一週:分組報告—理論視角(II)自由主義(上) 
第12週
  第十二週:分組報告—理論視角(II)自由主義(下) 
第13週
  第十三週:分組報告—理論視角(III)
建構、價值、身份認同(上) 
第14週
  第十四週:分組報告—理論視角(III)
建構、價值、身份認同(下) 
第15週
  第十五週:柔性國力、「和諧世界」與國際關係理論 
第16週
  第十六週:校外專家專題演講/彈性時間 
第17週
1/6  第十七週:國關理論「中國學派」的可能性 
第18週
1/13  期末報告座談會